关于贵公司optumG2软件案例67的若干问题探讨

您好,最近看了贵公司optumG2软件案例67排桩的中文教程,现在有以下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

1、对于粘性土,如果不采用Tresca材料本构,比如粘性土采用MCC模型如何计算FA,max、FB,max、FL,max

2、桩土间强度如何理解?

A、(如桩土间轴向强度、桩端强度相对于实际工程中桩基参数极限侧阻力、极限端阻力是否具有可比性?)或者有一定经验关系?

B、桩土间强度单位是kN/m,如何理解?深度方向or纵向方向kN/m。

3、极限分析中,以受竖向荷载的情况为例,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Qu=482kN/m(我理解的是极限状态为桩侧达到FA,max,桩端达到FB,max)。理论上,可否通过FA,max、FB,max的值把Qu计算出来?(是否有类似实际项目中计算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?)

4、弹塑性分析

A、土体和桩身最大位移对应于指定的最大位移或转角荷载,如图67.6所示。从图中可以看出,排桩和土体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,虽然大部分的变形都发生在桩身上。需要注意的是,土体变形代表了平均平面外变形。这句话如何理解?桩体与周围土接触处变形应该是相同的,并随着土的压缩递减。

B、 桩土之间变形协调如何实现的?通过哪些参数?这些参数应该是影响桩基础沉降分析的关键因素。

5、桩土刚度参数问题

案例中桩土刚度参数为默认,软件中分为相互作用系数、弹簧刚度,是否有可参考的文献或公式确定其取值?我的理解是桩土间变形主要通过刚度参数来传递,那么默认参数是什么取值?而相互作用系数又是什么含义?


已邀请:

库仑戚工 - 库仑工程师

赞同来自: 范某 杨帆

您好,感谢您对本公司产品的使用,下面将逐一对您的问题您进解答。

问题1 

答复:需要明确的一点是,「排桩」单元和我们通常认为的「板」单元有很大的不同。「板」单元是采用接触面来模拟桩土直接的相互作用,如果土体破坏,土体进入塑性状态是由土体本身的本构模型控制的,例如MC模型等。而「排桩」单元是采用弹簧来模拟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,这是完全不同的。通常,对于桩土作用的模拟,弹簧模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,在我们的另外一款三维有限元软件SOFiSTiK有一个模块叫做HASP,即half space,也是采用弹簧模拟桩土作用。这种做法的一个最大好处在于计算效率非常高且容易收敛,而且计算结果也和真实情况很接近。

G2采用弹簧模拟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可以更好的考虑桩间距的影响,因为当桩间距足够大时,三维效应会非常明显,采用板单元得到的结果和真实情况会有较大的出入。

回到本问题,那么FA,max、FB,max、FL,max实际上就是弹簧的极限强度,超过这个强度后,弹簧就进入塑性状态,反力不再增加。您有可能留意到排桩单元有一个参数「弹性区」,即软件认为在桩身一定范围内土体是弹性的,而土体的弹塑性由弹簧的弹塑性取而代之了。

blob.png

因此,FA,max、FB,max、FL,max实际上就是我们实测的桩极限侧摩阻力、桩极限水平承载力和桩端极限承载力(注意单位换算)。案例67中给出的公式均为经验公式,目前国内我不知道是否有类似的经验公司,但是在建筑桩基规范中很多类似的经验值,您可以查阅。

Tresca模型中只有Su值,您的岩土材料可能是有c也有phi,此时也可以采用Tresca模型,只要将c和phi换算为Su即可,换算公式如下:

suz×tanφ c

其中σz为土体竖向应力,随深度线性变化,因此Su也是线性变化的,在G2中您需要输入线性的Su值。输入方法参考此案例:案例5:自定义材料参数地基上的基础

问题2

回复A问题1回复。

回复B:即弹簧的刚度,纵向每延米。

问题3

回复:对的,理论上可以手算出来。这里根据案例中的值计算出来Qu大概是516.093kN/m,这里软件计算结果偏小,因为真实情况中桩侧摩阻力不一定能完全发挥,这需要桩身相对于土体较大的变形,而实际上桩端可能已经破坏。这种计算方法非常容易理解且,GEO5中单桩承载力分析的弹性法实际上也是类似的。规范中竖向承载力分析通常是上述我手算值乘以一个折减系数(经验值),而对于水平承载力的分析,规范中也有一种方法叫做p-y法,和这里的方法是一样,但是G2中可以考虑弹簧进入塑性状态。

问题4

回复A:需要注意的弹塑性分析中施加的是位移荷载,也就说我想分析的是桩到达指定的位移和转角时的情况。桩和土体之间是有相对变形的,桩土之间采用弹簧模拟,具有相同的节点,但是两个节点是独立的,当桩变形时,土体的受到一定的压缩,但是而这的变形不是同步的。基本模型如下:

blob.png

回复B:通过桩土之间的弹簧实现。关键参数就是弹簧的刚度和强度。详细理论参见”Material手册”中的“Pile Rows”章节。

问题5

回复:关于桩土刚度,”Material手册”中的“Pile Rows”章节有详细说明。我们会尽快翻译,谢谢!

要回答问题请先登录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