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EVS中如何结合物探和钻孔数据创建地质模型

当我们无法取得足够的钻孔来进行地质建模时,我们通常会采用物探手段来推断地层的分布,从而根据推断结果创建地质模型。传统手段通常对物探数据采用二维解释,根据二维剖面上物探数据等值线的分布来大致推断地层分布。利用EVS的真三维建模功能,我们可以采用三维模型来对物探数据进行三维解释,从而直接得到地层的三维空间分布。

在EVS中有两种利用物探数据进行地质建模的方法:第一种是利用传统物探数据解释软件,得到各个地层层面点的分布,然后利用这些层面点进行建模;第二种是利用EVS的真三维建模功能直接创建物探数据三维场,并结合钻孔情况,推断并提取地层面层面点,然后再结合钻孔进行建模。

EVS自带例题库中的“sub-ocean-cross-section-tunnel”即为利用已经由物探数据解释得到的层面点进行建模的典型案例,如下图。该案例为国内某海底沉管隧道,建模过程中并没有使用任何物探数据,而是使用已经由物探数据解释得到的层面点进行地质模型创建,而物探数据的解释则是由其他软件或人工完成。这种做法相对简单,其本质为根据不同层面上的点来进行建模。

image.png

图1 利用物探得到的层面点数据进行地质建模

该建模方法非常简单,当我们得到由物探数据推断得到的层面点(带x、y、z坐标的点)后,将数据制作为EVS的面文件 – GMF文件,即可以通过kirg_3d_geology插值得到各个地层面的分布,如下图为EVS中的模型炸开效果。

image.png

图2 模型炸开

对于第二种情况,则需要我们首先根据物探数据创建三维物探场,然后根据土体的物探属性,利用EVS的数据场筛选功能来得到相应地层的分布。这里我们以寻找煤层为例,该例题为EVS自带例题库中的“density-resistivity-efb.intermediate”。下图为整个模型范围内密度数据和电阻率数据的三维空间分布 – EVS可以将多种不同的物探场整合到一个模型中。

image.png

图3 密度数据场分布

image.png

图4 电阻率数据场分布

根据试验,我们发现对于煤层,其密度通常小于1.85 gm/cc,其电阻率通常大于1800 ohm/m。因此,对三维物探数据进行筛选,得到如下煤层分布。

image.png

图5 由物探数据推断得到的煤层分布

根据分析结果,只要导出相应的eff(EVS的真三维格式)文件,就可以创建地层面GMF文件和相应的地层了。

下图为根据钻孔创建的岩性模型和根据物探数据(地震波速)创建的三维物探模型(波速2000-2005m/s),我们把两个不同的模型整合到一起,并根据钻孔,可以大致判断不同波速可能对应的地层分界面,然后再对波速进行筛选,即可以据此数据创建地层文件GMF,并创建三维地质模型。

image.png

图6 岩性模型和三维物探模型(波速2000-2005m/s)

可以试验不同波速下物探模型的分布,并和钻孔中地层的分界点进行比较,从而推断得到不同地层分界面和地震波速的关系,从而提取不同的面用于地质建模。

image.png

图7 钻孔和三维物探模型(波速2000-2005m/s)

以上即为在EVS中利用物探数据创建三维地质模型的两种基本思路。EVS真三维模型可以更好的利用物探数据的空间特性,从而筛选得到我们需要的地层分界面。

0 个评论

要回答文章请先登录注册